其實大家都很清楚,煤化工企業現在都是虧損,但人們更關心如何把煤炭產業鏈延得更長。這樣當地的工業總產值迅速增加,稅收大幅度增長,還能解決當地的部分就業問題,何樂而不為呢?
出于這樣的考慮,投資額巨大的煤化工產業成了招商的門檻。一些地方現在是“有煤就化”,“談煤必化”。內蒙古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了“就地轉化率至少50%”的硬性要求,之后其他省市也紛紛仿效,轉化率成為引資必須索要的條件。
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是另外一個強大的推手。無論國家政策從適度到謹慎,還是主管部門的預警,煤化工企業都不打算停滯快速擴張的步伐。在企業看來,煤化工代表的方向是不可阻擋的———對于富煤貧油的中國來說,大力發展煤化工是保證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,這意味著巨大的商機。
煤制油是現代煤化工爭議最多的領域。神華集團的煤炭直接液化項目最終將達到320萬噸產能,包括汽油50萬噸、柴油215萬噸以及液化氣35萬噸。
長遠來看,靠省內的煤炭發展煤化工是不夠的。煤化工企業所認定的方向,令他們相信自己必須加快搶占這個龐大市場的制高點。但是表面的熱鬧始終令行業有所顧慮。 更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擔憂規劃可能繼續缺失帶來的麻煩。煤化工發展最終目的是要盡快出臺有關煤化工規劃和行業標準,以終止當前行業發展的無序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