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價一直在暴跌,從20多歐元到如今已經跌破5歐元,早已超出了人們的承受底線。整個煤炭市場彌漫著一股灰色而悲觀的情緒,很多人不禁提出疑問,煤炭現在是否還有投資價值?
新聞報道各種大標題紛紛打出了碳市場瀕臨破產的旗號,讓人不知道這究竟是聳人聽聞,還是確有其事。評論家們開始語言,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很可能會“沉沒”。
政府急于穩定碳價,問題是用何種方式更有效——是政府介入還是規定最低價格?還是在以后減少配額發放總量?對此一時眾說紛紜,人心惶惶。這倒算是個特別的市場現象———究竟是從什么時候起,低廉價格被看成了大問題?畢竟,低碳價反應的是較低的邊際減排成本。更為重要的是,低碳價是否就預示了整個交易體系和碳市場的失敗?
為此,我們必須提醒自己,溫室氣體排放交易體系的宗旨和目標是什么?這個精心設計和實施的排放交易體系的目標,是要在實現污染總是控制的前提下,通過符合成本—效益的模式,實現全系統最低減排成本。只要能實現減排目標,同時盡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減排成本,交易體系就可以說是成功的。低碳價就不能成為歐洲碳市場失敗的證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