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縣城到這個縣最大燃燒發(fā)電廠的馬路灰塵滾滾,司機為了看清路況,需要特一停下來擦擦車門的玻璃和后視鏡。記者幫忙從路旁的便利店借來一點水,以便擦得更干凈。便利店前面有一張桌子,桌子上有個木印和一疊紙條子,寫著“xxx電廠專用煤”。一個年輕的女子坐在那里,臉上沾著一些粉塵。她說,她的工作就是給路過的電煤運輸車輛蓋上這個印。
從這里路過的煤車都要拉往這個電廠,這些車都要在這里暫停一陣,她快步走過去,走到車尾看看后,在司機伸出來的表格上寫上“xx路口”,然后蓋上一個紅印。這位女士說,像她這樣的駐點,從煤礦到電廠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個。她說在蓋印章之前走到車尾,就是為了檢查煤車尾板處的封條是否完整無損。只有封條沒有異樣,他們才會蓋章放行。設(shè)置這樣的駐點前,很多司機會說自己的車是從更遠的煤礦過來的,騙取更多的運費,而且還會在途中把電煤卸一部分分給別人或者把好煤炭換成劣質(zhì)煤炭。
盡管被這樣盯著,拉倒他們電廠的電煤還是不如人意,火電機組曾出現(xiàn)過鍋爐膛結(jié)焦的情況,不得不非計劃停機。
自從政府出手干預(yù)電煤供應(yīng)后,電廠的電煤得到了基本保障,但是煤炭的質(zhì)量卻越來越堪憂。電煤中甚至有煤矸石和砂石等雜質(zhì),“只要是黑色,都往電廠拉”。在這家電廠,輸煤帶的兩邊就清理出來各種各樣的雜物,堆積在一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