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礦事故連發,一起起礦難安全事故引人揪心,12月6日,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、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,根據我國安全生產較大事故自四月份以來,連續八個月上升,強調堅決采取果斷措施,有力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。
煤礦事故案例分析
12月4日17時,重慶市永川區吊水洞煤礦,因企業自行拆除井下設備發生了一氧化碳超限事故,事故中1人獲救,23人遇到。
據了解,吊水洞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,目前年生產能力為12萬噸,在2021年、2013年,曾分別發生頂板事故、以及在進行碳水打鉆過程中引發硫化氫氣體中毒事故。
綜合重慶市煤礦事故,僅在2020年相繼發生了“9.27松藻煤礦重大火災事故”、“12.4吊水洞煤礦重大事故”。
針對這兩起煤礦重大事故,引起國務院安委辦高度重視,兩起事故傷亡慘重、影響惡劣,必須全面深入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排查,持續深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,確保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。
據不完全統計,我國上半年,全國煤礦企業共計發送48起事故,死亡74人,據悉今年以來,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,事故總量已明顯下降,但自4月份以來,連續8個月上升,尤其是近期煤礦重大事故連發。例如:6.10陜西燎原煤業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,11.29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源江山煤礦發生透水事故,11月2日陜西紫陽縣興安煤礦主井井下發生塌方。
怎樣從源頭解決煤礦事故頻發的現狀——開展智能化煤礦建設
全面推動智能化技術、煤炭產業融合發展,提升煤礦智能化和本質安全水平,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,進一步促進煤炭開采方式向智能化變革,全面做好人、財、物保障,建立與智能化裝備制造企業、智能化技術服務單位之間的合作推進暢銷機制。
智能化煤礦建設可最大化減少人員在礦井下工作,但煤礦的安全和效益之間會存在矛盾,保障安全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投入,所以這就是為何大煤礦情況比小煤礦的情況好一些,大煤礦相對來講有資金實力,而小煤礦稍有欠缺。
為全面實施煤礦機械化改造和輔助生產系統智能化升級,推動煤炭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,截止目前,全國各地大小煤礦已逐步實施輔助系統智能化升級,輔助系統智能化實施覆蓋率提升。
據了解,智能煤礦通過建設5G萬兆環網、打造煤礦萬兆工業以太網網絡平臺,利用虛擬化技術,搭建煤炭工業云數據中心,讓生產場景更直觀,進一步實現“透明礦山”。加強煤礦壓力無線監測系統、礦用廣播通信系統、煤礦產量監測系統等礦山集成系統的配備,加強礦用防爆設備的引用,包括礦用防爆攝像儀,
礦用防爆萬兆交換機、礦用本安型廣播分站、
礦用防爆計算機、礦用防爆可編程控制箱、礦用防爆不間斷電源等。
智能化煤礦建設將推動煤礦智能化在現有基礎上再登新臺階,全面提升采掘工作面智能化程度,充分實現輔助生產系統智能化、輔助運輸系統少人無人化、推動煤礦遠程系統的井下應用、防爆設備的井下應用等。與此同時,智能化煤礦建設,將為全國煤礦安全生產一有著重要意義。